2008年6月12日 星期四

Community Coalitions to Restructure Schools讀後感

策略聯盟最主要有幾個好處,一個是獲得更大的資源及能量,一個是讓學生儘早進入及瞭解社區活動。
Thomas、Thomas與Stuart(1989)指出,要建立聯盟,有幾個技巧,包括吸引學生家長到校做一些特別的事情、製作一些活潑的志工活動、開放學校進行社區活動、讓學生參與社區活動、持續建立活躍的公共關係活動等等。
無論國中小,或是高中大學,最常見的聯盟是和附近社區的結合。小學較常和社區鄰里建立的是愛心商店、長青學苑;並和家長建立志工媽媽、說故事媽媽、交通安全導護等關係。國中、高中、大學則較偏向服務性社團的活動,如關懷社區老人、育幼院、偏遠部落等等。技術學院或大學也常與鄰近工商業園區進行產學或建教合作等最後一哩(Last Mile)的聯盟關係。
除了上述這些策略聯盟外,也有小學校的結盟方式,如聯合採購、資源交流、師資互換、組織學習的方式(施祐吉,2004)。由於入學生員的減少,技術學院目前積極實行的,是和高中職進行策略聯盟。技術學院提供高中職學生可先行在技術學院實習或上課,於未來可抵免學分。對於技術學院而言是保障入學生的來源及品質,對於高中職而言則是保障學生升學的出路。
但無論是校園和社區的資源共享或是聯盟,老師的抗拒心理、家長的排斥、或是校園安全和維護等預期風險和問題都需先想辦法克服才行,而且許多的策略聯盟都需建立在「雙贏」的基礎上,只求收穫不求付出是不易踏出結盟的第一步。


參考文獻
Thomas, John; Thomas Hart; and Stuart C. Smith. "Building Coalitions." In School Leadership: Handbook for Excellence, second ed., edited by Stuart C. Smith and Philip K. Piele. 272-90. Eugene, Oregon: ERIC Clearinghouse on Educational Management, 1989. ED309 516.
施祐吉,2004,策略聯盟概念應用於小學教育經營之可行性,台灣教育,第627期,第47-50頁。
資料來源:
http://eric.uoregon.edu/publications/digests/digest088.html

2008年6月3日 星期二

學校公關之迷思困境暨其推動策略讀後感

「有關係就沒關係,沒關係就有關係。」這是世俗的一句諺語,現在用在學校也是一樣通用。
在學校公關方面,除了校內公關外,尚有校外公關和媒體公關。有些人注重校內不注重校外或媒體公關,碰到外界對學校有雜音時,學校就弄得滿頭包而不知所措;但有些學校對外公關做得好,直到看到學校內部才知道校內問題一堆。
有的學校原本並沒有對外公關部門,結果畢業校友或老師上了電視,媒體東訪問西訪問,媒體報導不符校內高層的意思,經過這些風波後,才在學校成立專責對外發言人(通常是秘書室),以統一口徑,但這卻是經過慘痛代價得來的,而非事先就規劃的建置,最主要原因都是較缺乏「行銷」的觀念,以及了解校外、媒體公關的重要。
另外,例如之前景文科技大學(原景文技術學院)於數年前負責四技二專聯招工作,在每位考生考數學時,附贈每位考生一台陽春型計算機,上面印著景文技術學院主辦幾個大字,即使不是在景文這個考場,當年所有的考生也都對這個學校有了第一個印象,而且這個「紀念品」除了在考試當時讓考生有印象外,如果覺得實用帶在身上用個幾次,宣傳效果更是加倍,這就是善用公關的一種方式。

資料來源:
http://www.ceps.com.tw/ec/ecjnlarticleView.aspx?jnlcattype=0&jnlptype=0&jnltype=0&jnliid=346&issueiid=58&atliid=6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