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5日 星期三

Trends in School Leadership 讀後心得

商業組織會隨著時代的變遷而需要改革以適應環境,教育組織亦然。因為組織為適應新的環境需要隨之變革,才能存活。
學校的領導者首先面臨改變的困境,因為不接受改變,就無法帶領整個學校永續生存。教育領導者需了解環境的改變,接受變革,並嘗試修正自己的角色,堅守指揮的角色,將管理權力下放,專心致力於「核心」能力的培養,管理、培訓老師的教學與管理能力,藉以提昇教學效率、以及分層負責的管理能力,讓學生的學習能力提昇,學校機能運行順暢。
例如接受ISLLC等類似校長證照評鑑的機制,但仍必須認知即使評鑑也只是一種評量的手段,也有其缺點,不能一昧只以通過評鑑為目標,須知有效的領導取決於學生的學習,而非紙面上評鑑的分數而已。

15 則留言:

Fashion Girl ── 孟慧 提到...

窩屋~~看完了!

Unknown 提到...

他的評鑑機制跟PMP的認證有類似的概念
,國內好像沒有這種教育認證機制

陳木金教授部落格 提到...

商業組織與教育組織的不同,可能在於四種特性:1.servant leader; 2.organizational architect 3. social architect 4. moral educator,這些議題值得再細讀!

funnyching 提到...

我也覺得評鑑不能真正的做檢核,或許該有其他的配套措施

Lucifer7788 提到...

您的第二段
可謂是我們面臨評鑑時最佳心情寫照阿...

yh 提到...

我認同評鑑內涵應涵蓋多元層面
不僅限於只紙上評分
評鑑機制應該加入平日到校訪視的觀察內容
可將與教師及行政人員間的訪談納入參考
才能進一步得知校長領導風格與組織氣氛型態

showx2 提到...

贊成靜宜的講法,評鑑到最後都只流於表面效度,是否真能改善或落實專業化構想,也許還值得深思......

Iris May 提到...

領導人的評鑑結果和其真實表現, 會不會有落差?

空對華燈滅 提到...

校長的培訓與評鑑在未來會是很重要的研究重點

Adventure Ginny 提到...

要以一個絕對性規準判斷校長領導如此動態的過程,從不同角度觀之常會引發許多爭議與探討.如再以單項或少數形式進行相關證照認定或評鑑.相信將落入片面短暫評斷的迷思.故此,我認為校長評鑑應從動態.持續歷程.多元等觀點出發.

Melody 提到...

校長領導學校的目的在於使學生獲得更好的教育品質,校長辦學成效之評鑑固然非僅取決於學生學習表現,應加入行政管理、校長專業成長、課程領導等其他構面,方能檢視學校應加強不足之處。

belleza 提到...

評鑑雖然不是萬能的,亦是評估校長的方法之ㄧ,主要仍是希望確保孩子的受教品質。

提到...

評鑑的角度應該是多元性的,不應著重於升學發展、校務發展等「顯而易見」的方向,也不應該是根據學校提供的檔案、活動照片等堆砌而成,反而應該思考如何透過評鑑鼓勵學校成為思考型、學習型的組織,能夠全面性的給予客觀的評價,這樣的評鑑才具有意義,也才能真正讓學校動起來!

啟航 提到...

我覺得全國性的評鑑機制應該慎重而嚴謹,而不是靠表面質料的堆積,同時資料的提供需要全面性、發展性,希望機制的發展為了組織的發展。

herobilly 提到...

在面臨環境的改變時,校長如何領導學校的興革,確實是一個很大的課題。